政策解讀
農村地區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疾控提示:
當前發生在河北的疫情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以農民為主。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在此,我們提醒廣大農村居民千萬不能放松警惕,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尚未出現疫情的地區,建議:
★ 提高防范意識,鄉鎮和村要出臺應急預案,以村為單位,做好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基礎性防疫物資儲備,做好應急準備。
★ 對外來人員嚴格執行“健康碼”查驗、信息登記等措施。全面排查中高風險地區返鄉或有旅居史的人員。
★ 加強鄉村醫生培訓教育,提高鄉醫村醫的傳染病防控意識和疾病診斷能力,引導村民患病后及時規范就醫。充分發揮村衛生室、診所的“探頭”作用,加大發熱、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癥狀患者監測力度,同時建立與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快速轉診通道,確保發現病例后能夠及時將發熱病人轉運至發熱門診進行篩查治療。
★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村居環境日常清潔與消毒,在農村地區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凈化居家、工作場所和公共空間,消除環境衛生死角,分類投放垃圾并及時清運,使用衛生廁所,對農村地區垃圾收集點、公廁、健身器材等公共場所和設施定期清潔和消毒,創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減少病毒傳播風險。加強農貿市場、超市、學校、網吧、小餐飲店、建筑工地等人員聚集公共場所衛生整治;對廁所、牲畜棚、糞堆、水井、河道等重點區域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確保生活污水無害化;積極消除鼠、蟑、蚊、蠅滋生環境,清除“四害”孳生地。
★ 嚴格控制村內聚集性活動。少串門、不扎堆,婚喪嫁娶能簡則簡,確需舉辦的聚集性活動應嚴格遵守當地防控規定。農村集市等應在嚴格落實佩戴口罩、社交距離、清潔消毒等防控措施下舉行。
★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農村大喇叭、標語條幅等各種形式開展衛生防疫科普知識宣傳。引導村民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咳嗽噴嚏捂口鼻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引導村民做到不亂丟生活垃圾、不亂倒生活污水、不隨地吐痰、不亂堆柴草和農具。
★ 加強包括學生、中老年人在內的高危人群教育,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鼓勵學生和中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接種流感和新冠肺炎疫苗,加大加快農村人群免疫屏障構建。
已經發生疫情的地區,建議:
★ 按照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管理措施。
★ 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 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密切關注確診病例的行程軌跡,如有重合和交集,及時報告。
★ 對被病原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應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 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和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咽痛、眼睛紅腫、肌痛和腹瀉等癥狀第一時間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 面對疫情,保持良好心態。從電視、國家機構網站等查看疫情防控信息,堅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不焦慮。不要用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等方式來緩解焦慮情緒。
(據河北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