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工作
楊曉和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
堅持目標問題導向 強化改革創新意識 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楊燕偉柴寶良出席會議
12月9日上午,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楊曉和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深入傳達學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精神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第十二次會議精神,聽取有關改革情況匯報,審議有關改革事項。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楊燕偉,市委副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柴寶良,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委員魏國東、王金忠、陳少軍、張金波、王亞軍、王凱軍、布澤文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我市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情況、推進科技創新創業載體管理改革情況、京津冀醫保門診直接結算試點推進情況的匯報;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廊坊開發區進一步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實施方案》《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若干措施》《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廊坊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廊坊市城市停車場管理辦法(草案)》《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實施方案》《廊坊市市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總攬全局,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指明了“十四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前進方向。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十二次會議指出了當前改革工作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意識,瞄準廊坊發展中的關鍵性、瓶頸性問題,提高改革的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使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要聚焦改革重點,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改革要求,加大改革力度,以落實“十四五”時期重大發展戰略任務為牽引,多策劃戰略戰役性改革,抓綱帶目。要壓實工作責任,激發改革創新活力,開展差別化創新,抓好督促落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會議強調,今年以來,全市金融機構在支持復工復產、保市場主體和穩企業保就業方面作出了貢獻,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下一步,全市上下要繼續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務力度,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千方百計打通企業融資堵點,把中央和省、市各項金融政策轉化為企業紅利。要推動政銀企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互動合作,形成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的強大合力。
會議強調,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一系列改革文件精神,推動科技事業取得了新突破,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要進一步推動科技領域改革,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和應急應變能力,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要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打通產學研產業鏈,抓好基礎性制度落實,持續激發創新創造能力。
會議強調,有序擴大京津冀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互認范圍和京津冀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范圍,是進一步深化京津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為三地參保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便利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推進力度,積極探索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實現路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費用結算服務,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要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渠道,讓群眾及時知曉便民利民措施,切實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會議強調,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斷深化全市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緊緊抓住改革重點,健全完善覆蓋全民、依法參加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政策體系,逐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切實加強醫保資金的監督管理。要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及時總結汲取先進經驗,不斷提升家庭醫生簽約覆蓋面,通過專家下基層、遠程會診等方式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配置,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會議強調,開發區優化管理運行機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的堅決行動,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提高區域競爭力的現實需要,是破解發展瓶頸、激活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廊坊開發區要在鞏固新一輪體制機制創新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優化以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管理運行機制,全面推進開放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激發干事創業新活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帶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以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重要體現。要深刻認識統一規劃體系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要嚴格規劃編制和報審程序,強化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銜接貫通,提升科學性、針對性、權威性、實效性。要嚴格執行規劃,強化監管執法,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要積極培養和引進規劃人才,切實提升我市規劃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會議強調,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著力加強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堅決當好首都綠色安全屏障。要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體制機制建設,聚焦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考核問責體系,全面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改善我市生態環境質量。
會議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我市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各級黨委、政府要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屬地責任,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要切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扶持和保護力度,不斷優化結構,全面提升數量和質量。要大力加強行政執法監管,深入開展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我市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為推動全市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強調,促進勞動力和人才有序流動,是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建設創新廊坊、數字廊坊的有力支撐。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突破制約勞動力和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大力創造流動機會,不斷暢通流動渠道,積極拓展流動空間,健全完善配套政策體系,構建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格局,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會議強調,停車場是城市交通重要組成部分,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要抓緊組織編制我市城市停車場專項規劃,有步驟、分批次推進各類停車場建設,著力解決停車場緊缺問題。要加強停車場的經營管理,盡快制定停車場經營備案程序、收費標準、經營規范等方面的實施細則,推動我市停車場管理規范和標準統一。要優化提升現有停車場,對現有停車場進行改造升級、優化管理。
會議強調,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對標對表上級規定,統籌規范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從嚴從緊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規范精簡數據統計調研報表填寫等事宜工作,確保中小學教師減負取得明顯成效。要加強制度支撐,建立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和工作內容,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
會議強調,嚴格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和受托人職責,是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規定要求,加快完善我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著力加強國有金融資本集中統一管理,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與監督機制,切實強化督查檢查和考核問責,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絕對安全。